狗哨,原指一种声音频率只有狗才能听到的特殊哨子。

许多训犬师会借助它训练狗狗的“习得性”,通过狗哨的声音,来指示狗狗做出特定动作。

而用在人身上,“狗哨”就是会刺激人的特定行为的代称,类似于运动比赛中的“发令枪”它作为一种心理操纵方法,是我们熟知的“煤气灯效应”的高级形态。

亲密关系中的吹狗哨效应:伤害你还要装受害者的“有毒伴侣”

图源:pexels

什么是吹狗哨效应?

通过言语暴力,让受害者产生自我怀疑,失去正常的稳定情绪、感知力和判断力。
在公共场合里,对方会先进行某些合理的铺垫,让后说一些外人听起来很正常,看似无关痛痒,实则是在刺激你的话。
而这些话只有受害者能够感受到痛苦。
当你因此情绪崩溃,表现出愤怒,不了解具体情况的外人只能看到受害者反应过度、无理取闹、无中生有,会先入为主:
情绪脆弱、无理取闹的是你。
而对方,则成了无辜的受害者。
因此当受害者情绪崩溃时,旁观者甚至会同情施害者,指责受害者。

亲密关系中的吹狗哨效应:伤害你还要装受害者的“有毒伴侣”

图源:pexels

如何识别有毒关系?

1.在对方面前总小心翼翼,害怕犯错健康的关系,都是互相包容的。

人和人各有各的想法和需求,“无法让对方满意”的时刻是无法避免的,对方偶尔表达不快,这是很正常的。当伴侣持续地给我们“我必须时刻让ta满意,否则会被惩罚”的感觉时,那就要警惕了。

在这种紧绷的氛围里,我们会不自觉地讨好对方、苛责自己、伪装自己,甚至把这种模式延展到其它关系,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,失去生命力。
2.常常怀疑、否认自己的感受

大多数毒性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:会让人不断质疑自己的感受。

一段坏的关系时常让人抗拒、压抑和逃避内在感受甚至合理化对方的行为。

它会让我们一步步降低自己的底线,忽视那些不好的对待,放任伤害的发生,等回过神来,早已伤痕累累一段好的关系,能让人信任自己的直接感受。

3.自己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

毒性亲密关系里最常见的控制手段就是:缩窄我们的空间、霸占我们的选择、隔断社会支持。

好好想一想四个问题:

①我的社交圈是不是变窄了?

②我的个人空间是否被过度干涉了?

③我用来愉悦自己的时间是否变少了?

④在一些事情上我是否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利?

如果有2个以上回答“是”,或许你也正处于一段毒性亲密关系里。
4.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自己

好的亲密关系,是“我站在你面前,我觉得我很好”

让你讨厌自己的关系,都算不上好。

因为真正对你好的人,会让你由衷地感受到此刻的自己很棒。

好的亲密关系是能坚定做自己,活出自我,激发自我认同,让自己更好。

亲密关系中的吹狗哨效应:伤害你还要装受害者的“有毒伴侣”

图源:pexels

如何反击吹狗哨效应?

1.忽视

忽视对方对你发出的非事实性评价,从心底里「捂住耳朵」

把恋人的贬低、阴阳、嘲讽听进心里去,是邀请“狗哨”住进你心里。

你越不在乎,对方越无法云淡风轻地完成一整套的吹狗哨动作。
2.不自证、不解释

不要陷入自证陷阱。

对方就想看到你跳脚、气急败坏解释的样子,无论你再有理都是白费力气。

自证的后果往往就是陷入对方要求你的逻辑中,被人降位成讨好方。

3.适当冷漠

人和人的交往有时候就是能量争夺的过程。低级的掠夺手段:嫉妒,中伤,陷害;高一点的层次:pua,洗脑和利用。

一旦去理会这些声音,让思维和情绪跟着对方走,基本就入局了。你有局,挑衅我,等我跳坑,想要把我拉低到跟你一个水平。我可以转身就走,不入你的局,你说什么都没用,对我没有实质性影响。
4.远离

当自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觉察到明显的不适感时,应当及时止损,想办法远离,无法远离就先屏蔽。

以不参与的态度去应对,别再继续深入参与这段关系,及时进行自我保护。

学会课题分离,不要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伴侣,改变是对方要做的课题,而不是你需要去烦恼的事情。

亲密关系中的吹狗哨效应:伤害你还要装受害者的“有毒伴侣”

图源:pexels

注: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侵删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400-628-9018

微信公众号:聆鲸情感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六,9:30-21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