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很多的夫妻其实都是假夫妻,同在一个屋檐下,晚上分床睡,空有夫妻之名,没有夫妻之实。
有一句话叫做夫妻分床,婚姻必亡。
如果夫妻两个人不愿意去睡同一张床,那婚姻就肯定会出现危险。

德国曾开展过一项婚姻调查,结果显示:
夫妻分床而睡的时间节点,与婚姻关系亮起红灯的时段高度吻合。
这意味着分床而眠往往是婚姻走向危机的重要信号。
从人类情感需求的本质来看,这种现象不难理解。
就像婴幼儿本能地渴望父母的拥抱与安抚一样,成年人同样有着与亲密爱人肢体接触的情感需求。
身体的亲近不仅能传递爱意,还能带来安全感与放松感。
倘若夫妻双方无法满足彼此的情感与身体需求,尤其是对于情感表达更偏向本能的一方而言,很可能会在婚姻之外寻求情感替代品。
可以说,身体的疏离往往是亲密关系破裂的前兆。
成年人的婚姻里藏着一出永不落幕的戏,重点不在真情实感,而在演得像模像样。
随着年龄增长,不少夫妻看似恩爱甜蜜,实则不过是 “演技精湛”。

来访者王姐和丈夫已分房四年。
出于孩子、房贷和赡养父母的考量,他们无法像年轻人般洒脱离婚。
“既然还要继续生活,那就维持体面,对大家都好。”
王姐坦言。
每年丈夫生日,她都会精心准备蛋糕,拍照发朋友圈,收获一片祝福。
可当晚,两人依旧各自关门,在不同房间度过,连半句交流都没有。
许多夫妻并非没了感情,只是被生活耗尽精力;
不是不想靠近彼此,而是连尝试的力气都没有。
人到中年,孩子教育、父母养老、职场竞争三座大山压在肩头,哪里还有闲心谈情说爱?
对他们来说,日子能平静过下去,没有争吵矛盾,就已是难得的幸运。

大多数夫妻都选择把光鲜的一面展示给外人,将生活的一地鸡毛藏在背后。
分房而居,不只是生活习惯的改变,更是夫妻情感状态的真实写照。
曾经,即便疲惫不堪,夫妻也愿意挤在一张床上说些贴心话;
后来,变成了 “你先睡,我还有事”;
到最后,甚至一句 “沙发舒服,别等我”,就成了彼此的日常。
其实分房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两人的心渐行渐远。
经营婚姻,既不能靠虚假的表演维系,也不能靠冰冷的忍耐支撑。
唯有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,保持真诚的交流,给予彼此细微的关心与回应,才能让婚姻之路走得长远。

注: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图源pexels,侵删